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烟煤挥发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烟煤挥发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煤的挥发份公式是什么?
煤的挥发份是判断煤的品质的一个值标,烟煤的挥发份小于10是无烟煤,10至20是烟煤,大于3O至50是褐煤,煠的挥发份是在900土10摄氏度在挥发份坩埚内灼烧7分钟,称其重量减量除以煤的重量乘叭100百分念量,再减去分析水的百分数才是挥发份。即灼烧后的减量除以煤的重量剩以100再减去分析水。
(皮重+煤重-烧过后的重量)/煤重*100%-分析水%灰分操作步骤: 先将炉子升到850度,程控按说明书操作。在天平上称出灰皿的重量,记下皮重。再称出1克左右的煤样,记下煤重。打开高温炉炉门,将称好的煤样慢慢推入到炉子里,烧不低于40分钟的时间。要点1:推入过程要慢,煤不能爆燃。要点2:烧的时间要足够。 计算公式如下: (烧过后的总质量-皮重)/煤重*100% 挥发份操作步骤: 先将炉子升到920度,按程控说明书操作。在天平上称出坩埚的重量,记下皮重。在称出1克左右的煤样,记下煤重。打开炉门,迅速将称好的煤放入炉子里。看表,七分钟后取出放凉,称出烧过后的重量。 计算公式如下: (皮重+煤重-烧过后的重量)/煤重*100%-分析水%
国标规定不同化验室煤炭挥发份误差是多少?
根据国标规定,不同化验室之间的煤炭挥发份误差应该控制在以下范围内:
对于烟煤和褐煤的挥发份,其误差应不超过±1.2%。对于无烟煤的挥发份,其误差应不超过±1.5%。
这些规定是基于不同化验室之间的实验条件和操作方法的差异可能会导致结果存在误差。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需要对误差进行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定是针对不同化验室之间的误差控制,而不是针对单个化验室的误差控制。如果需要更详细或更具体的指导,可以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烟煤的热值?
中等偏下的二类烟煤,发热量是4500-5000大卡/千克,挥发份在20%以下,灰份在30%以上,而且细粉多,绝大部分原煤未经洗选直接燃用。
供应商又说标准二类烟煤只有4000大卡十不准确的。
又及,烟煤可以达到5500大卡。
煤炭指标中的挥发份是不是越低越好呀?
煤炭指标中的挥发份越低不一定越好。
1.煤炭指标中的挥发份,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煤样中挥发物所占的比例。
挥发份低通常表示煤炭燃烧稳定、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比例低、热效率较高。
但是过低的挥发份对烟气流动和传热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造成煤尘爆炸、火灾的风险增加。
2.因此,在考虑对煤进行利用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使用目的、煤的种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挥发份范围。
比如,发电厂通常选择较高挥发份的煤,而烧结厂则通常选择挥发份较低的煤。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挥发份越低越好,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选择。
是的。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挥发份越低越好。
挥发份,即焦炭在一定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逸出物质(气体或液体)中减掉水分后的含量。剩下的残渣叫做焦渣。因为挥发份不是煤中固有的,而是在特定温度下热解的产物,所以确切的说应称为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这是根据锅炉来定的,一般是不能改动的,就是说锅炉决定了使用哪种挥发份的煤炭。
例如锅炉型号为LHC0.5-0.7-AⅡ,其中的AⅡ是表示该锅炉只能用二类烟煤。而二类烟煤肯定不是挥发份最低的煤。
扩展资料
挥发份(亦称挥发分)是指样品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
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份低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
挥发份大于6.5%小于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25000~32500kJ/kg,挥发份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烟煤挥发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烟煤挥发份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