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蒸汽锅炉三地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蒸汽锅炉三地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未被邓世昌他们撞沉的“吉野”,后来的下场是怎样的?
吉野号快速巡洋舰是日寇的主力战舰,在中日甲午海战中该舰重创北洋水师超勇、扬威二舰,邓世昌的致远号亦被吉野号击中爆炸而沉。甲午海战后,吉野号又参加了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在躲避雷区时被友舰春日号装甲巡洋舰拦腰撞沉 。
吉野号是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制造的新锐穹甲巡洋舰,于1892年1月3日开工,同年12月20日下水,1893年9月30日建成。吉野舰的排水量达4150吨,舰长109.73米,超过了当时北洋水师体形最大的"定远"级铁甲舰。吉野舰***用了2台立式4汽缸往复式蒸汽机,配合12座高式燃煤锅炉,最大航速23节,"定远"级铁甲舰航速为14.5节。
"吉野"舰装备了大量的大口径速***:主炮为4门6寸速***,射程8.6km,射速7发/分钟;侧弦布置8门4.7寸速***,射程7km,射速7发/分钟;另外还布置有22门4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单管速***,以及5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舰首水下还布置有锋利如刃的撞角。此舰满编船员360人!
吉野号快速巡洋舰同时具备了快捷的航速和威力巨大的武器,被誉为当时世界最优秀的巡洋舰。吉野号当时售价30万英磅,日本***为了***购此舰宣布自己从此到击败大清国一日只吃一餐,皇太后捐出了自己的首饰。最终日本全国上下捐款买舰,筹得银两无数,可以买三艘吉野号快速巡洋舰!对比之下,北洋水师的军费被慈禧太后挪用办六十大寿,舰队炮弹都严重不足!
1894年7月25日上午,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吉野号"与"浪速号","秋津洲号"三舰在朝鲜牙山湾口丰岛西南海域与清国海军的"济远号"、"广乙号"护航编队遭遇,并发生了激战。此战北洋舰队"济远号"被击伤逃回中国,"广乙号"被击沉,另外两艘中国运兵船一艘被俘虏,一艘被击沉。
1894年9月17日中午,日本联合舰队主力与清朝北洋舰队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遭遇并发生决战!此战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寇的"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创,死伤官兵600余人。仅管北洋水师虽损失较大,但并未完全战败。然而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港内,不准巡海迎敌,日本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
1904年5月10日,日俄争夺旅顺口的战争爆发,日寇联合舰队与俄国太平洋舰队相战,当时吉野号已经比较陈旧了,在***打杂。当时浓雾重重,吉野号开到了俄军的雷区,它想逃离时,被正在高速航行的"春日"号装甲巡洋舰拦腰撞中右舷中央。一声巨响后,"吉野"号右舷出现一个10来米的大口子,顿时海水大量涌入,舰体严重倾斜,很快就沉入了海底了。
吉野号最开始并没有打算卖给日本人,它的目标用户是“人傻钱多”的清***。一手筹建北洋舰队的李鸿章,特别想要这艘巡洋舰。
为啥呢?因为吉野号太优秀了!23节的航速,在当时世界上无出其右;比北洋水师最大的军舰——定远舰,还要长、还要宽、还要快!价钱却一毛一样,都不到40万英磅。
性价比这么高,李鸿章当然想要啦!
1891年,李鸿章给慈禧太后写了个折子,申请军费购买吉野号。慈禧打开李鸿章的奏折,字里行间只传达一个信息:“40万英磅的大船,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搁家门口一戳,洋人就不敢欺负我们啦!”
太后一看,买了这玩意儿,洋人就不敢欺负咱们啦?便大手一挥,准奏!
得到太后的手谕,李鸿章跟吃了二斤蜜蜂屎似的,颠儿地去找英国人谈判。谈判的内容嘛,自然是关于购买吉野号的事宜。
一切谈妥,英国人就回去等订金了。
出乎李鸿章意料的是,慈禧太后虽然答应了购买吉野号,却没有等到一分钱。钱都去哪了呢?被挪用到颐和园盖房子了。对于慈禧来说,军舰固然重要,可是修造颐和园的钱一分也不能少!
无奈,购买吉野号的事情,李鸿章只好作罢。
另一边,日本人早就听说李鸿章要买吉野号,他们也想要。可惜,英国人并不想卖给他们,只好悻悻然地画个圈圈诅咒他。这会儿忽然听说清***不要啦,火急火燎地带着钱,缴了足额订金定购了这艘当时最先进的巡洋舰。
明治时代日本海军的“吉野”号巡洋舰,最终的下场很悲催,即被撞沉,而且还是被自家军舰撞沉。
(位于日本吴旧海军墓地内的“吉野”舰死亡者纪念碑。拍摄:陈悦。)
“吉野”是1890年代日本海军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造的新锐穹甲巡洋舰,排水量4216吨,舰长108.7米,宽14.2米,吃水5.2米,航速高达23节,其主要火炮为全速***式(4门152毫米,8门120毫米),1893年竣工时,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巡洋舰,1894年3月回到日本编入海军,舰籍隶属横须贺镇守府,随后参加了甲午战争,是北洋海军遇到的劲敌之一。
(甲午黄海海战后的“吉野”,可以看到后烟囱上的弹痕)
甲午战争中,“吉野”可谓是打满了全场,从丰岛海战到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再到入侵澎湖、台湾,都可以见到其身影。
甲午战争结束后,“吉野”在1896年远航夏威夷保护日本侨民,1900年参加了八国联军攻打大沽的战役。
日俄战争中,“吉野”编在第一舰队第三战队,对旅顺口实施封锁警戒,1904年5月14日下午4时,第三战队等军舰由旅顺方向驶往山东里长山列岛,***取单纵队队形,依次为“千岁”“吉野”“春日”“八云”“富士”,航行过程中在夜间于海上遭遇浓雾,“春日”舰和前序的“吉野”脱离,在夜雾中找不到“吉野”的所在。15日凌晨1点34分,“春日”在右舷外发现有探照灯光,判断可能是“吉野”舰,于是右转向其靠拢,此时突然在右舷舰首方向发现了红色灯光(“吉野”左舷航行灯),因为避让不及,直接撞上了“吉野”的左舷。由于“春日”舰有撞角,“吉野”被撞后立刻进水、右倾翻沉,共死难官兵和仆佣共317人,获救99人。
除了“吉野”之外,实际上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海军发生过比较邪门的事情,好几艘参加过甲午战争的军舰都没有得善终。甲午战争时期联合舰队的旗舰“松岛”是在台湾外海突然自爆沉没,联合舰队的铁甲舰“扶桑”撞上“松岛”的撞角沉没(后被打捞),第一游击队巡洋舰“高千穗”在一战时被德国鱼雷艇击沉,第一游击队军舰“浪速”是触礁沉没。
一说起甲午海战,可能有些同学马上就会联想到邓世昌和他的致远舰、北洋水师,今天咱先不聊邓世昌,也不聊致远舰,反而要说一下当时他的对手吉野号。
吉野号是当时日军的头号战舰,不仅航速快,打击能力强,而且吨位也相当可观。
据说,当是日本为了购买此军舰,可谓是倾国之力,不仅上层的***节衣缩食,甚至当时的皇太后也捐出自己的首饰,而且当时的日本民众也是相当支持,纷纷慷慨解囊。
再对比一下此时的中国,慈禧太后铺张浪费严重不说,还挪用海军军费,甲午战争的失败结果几近早已注定。
别急,咱们慢慢分析。
在当时,清朝工业水平相对落后,即使买回了当时世界上性能先进的军舰,可是长久失修,一些零件难免会出现损坏,而中国又缺乏相关技术,维护方面很差强人意。在与日军进行海战的时候,清军使用的还是一些原始版本的库存炮弹(升级的钱让慈禧给花了),炮弹并不能做到百分百的爆炸;平时的训练方面,思路保守,情况堪忧。
再来看看日军,因为学习了西方的技术思想,所以不仅船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而且在硬实力上也是杠杠的。经常维护保养的军舰再搭配上当时最快的速***,简直如虎添翼,双方孰高孰低一眼就能明白。
再来说当时致远舰沉没的过程,在甲午海战中,中方旗舰被击伤,大旗击落,为了能够继续吸引敌方军舰火力,减少我军伤亡,同时为了有效组织进攻,邓世昌下令致远舰升旗。
很快,致远舰凶猛的火力吸引了敌方军舰的注意,多艘日舰开始包围致远舰,在轮番围攻下,中弹多处的致远舰不断倾斜,在最后关头,为了体现我国军威,也为了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邓世昌命令致远舰全速撞向吉野号。
但是现实很残酷,在撞向吉野号的过程中军舰遭到日军拼命反击,可能也是被清军这种不要命的精神所吓到了,炮弹像是不要钱似的疯狂输出,最终致远舰因中弹过多而消失于海面之下,吉野号侥幸躲过一劫。
1904年5月15日,日本联合了五艘战舰袭击旅顺口的俄国军舰,结束战斗后,五艘军舰开始返航,不料遭遇了浓雾天气,一时间迷失了方向,误打误撞的冲进了俄国太平洋联队布下的秘密水雷区,这一下子就炸掉了两艘军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蒸汽锅炉三地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蒸汽锅炉三地图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