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烟煤划分为12类的依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烟煤划分为12类的依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煤种的分类及区别?
煤根据不同方式分类,分类数目不同:
1、根据其碳化程度不同分类,可以依次分为泥炭、褐煤(棕褐煤、黑赫煤)、烟煤(生煤)、无烟煤、亚煤(褐煤的一种,是日本的特有分类)。无烟煤碳化程度最高,泥炭碳化程度最低。
2、根据其岩石结构不同分类,可以分为烛煤、丝炭、暗煤、亮煤和镜煤。含有95%以上镜质体的为镜煤,煤表面光亮,结构坚实,含有镜质体和亮质体的为亮煤,含粗粒体的为暗煤,含丝质体的为丝炭,由许多小孢子形成的微粒体组成的为烛煤。
3、根据煤中含有的挥发性成分多少来分类,可以分为贫煤(无烟煤,含挥发分低于12%)、瘦煤(含挥发分为12-18%)、焦煤(含挥发分为18-26%)、肥煤(含挥发分为26-35%)、气煤(含挥发分为35-44%)和长焰煤(含挥发分超过42%)。
煤分为炼焦煤类和非炼焦煤类两类。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非炼焦煤类占72.35%,前者包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0.55%);后者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弱粘煤(占1.74%),不粘煤(占13.8%),长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煤种主要分为烟煤、无烟煤、褐煤和腊煤四大类:
1、烟煤:一般是从地层中***出来的屈曲煤,具有原始地层结构,可以制成烟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可以在高温下燃烧出较高的温度和能量;
2、无烟煤:属于褐煤的一种,是一种经过低阳煅烧后,整体可以变为非金属灰色的高碳含量新煤,不受潮的状态下,有一定的弹性;
3、褐煤:黑色,碳含量比较高,多粒度,热值高,着火难,可用于工业用煤和烧结焦生产;
4、腊煤:主要由阿克苏煤属腊煤制成,它被经过多次热风烘焙后变为黑褐色,碳含量较低,但有较高的煤焦比和低的收焦率,可用于铁锅炉燃烧或发电。
煤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特性和形成过程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贫煤四类。
其中,无烟煤是最好的煤种,碳含量高,燃烧时产生的烟尘少;烟煤次之,其碳含量较低;褐煤是质量最差的煤种,水分含量高,燃烧时气味较大;贫煤指的是质量较差的煤,无烟煤和褐煤之间的过渡阶段。
这些煤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碳含量、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等方面,这些性质的不同会直接影响煤的燃烧特性和燃烧产物的排放。
煤种的分类主要根据其形成过程和化学组成进行划分,常见的煤种包括无烟煤、贫煤、烟煤和褐煤。
1. 无烟煤(无烟煤):无烟煤是最纯净的煤种,煤质较硬,燃烧时烟气少,不产生明显的烟尘。无烟煤的碳含量较高,有较高的热值,适合发电、热水供暖等需求。无烟煤一般含有15-30%的挥发分。
2. 贫煤(气煤):贫煤也被称为气煤,其煤质较软,含有较高的水分和挥发分,热值相对较低。贫煤通常用于城市燃气供应,因为它可以通过加热来释放出可燃气体。
3. 烟煤(焦煤):烟煤是最常见的煤种,也是用于冶金工业最为重要的燃料之一。烟煤富含碳,其煤质介于无烟煤和褐煤之间。烟煤通常用于炼钢、焦化等过程中,以产生高热值的焦炉煤气和煤焦油。
4. 褐煤(褐煤):褐煤是最低级的煤种,通常含有较高的水分和挥发分,煤质较软。褐煤常用于发电厂的燃料,但热值相对较低,污染物排放也较高。
这些煤种的主要区别在于碳含量、水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热值等方面。因此,在不同领域和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煤种可以更高效地满足需求并减少环境污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烟煤划分为12类的依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烟煤划分为12类的依据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