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蒸汽锅炉什么时候生产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蒸汽锅炉什么时候生产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船用蒸汽锅炉发展史?
船用蒸汽锅炉的发展史:
18世纪上半叶,英国煤矿使用的蒸汽机,包括J.瓦特的初期蒸汽机在内,所用的蒸汽压力等于大气压力。18世纪后半叶改用高于大气压力的蒸汽。19世纪,常用的蒸汽压力提高到0.8兆帕左右。与此相适应,最早的蒸汽锅炉是一个盛水的大直径圆筒形立式锅壳,后来改用卧式锅壳,在锅壳下方砖砌炉体中烧火。随着锅炉越做越大,为了增加受热面积,在锅壳中加装火筒,在火筒前端烧火,烟气从火筒后面出来,通过砖砌的烟道排向烟囱并对锅壳的外部加热,称为火筒锅炉。开始只装一只火筒,称为单火筒锅炉或康尼许锅炉;后来加到两个火筒,称为双火筒锅炉或兰开夏锅炉。
蒸汽火车什么时候淘汰的?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开始自己制造蒸汽机车,而与此同时,日本、美国、苏联则停产了蒸汽机车,虽然中国在50年代末就开始试制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到6、70年代开始批量生产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但是干线用蒸汽机车直到80年代末才停产,厂矿用的蒸汽机车直到90年代中期才停产。
之所以中国会把蒸汽机车使用那么久,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煤炭***和水***相对丰富,因为蒸汽机车就是靠煤和水,另一方面内燃机车最初在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功率还不够大,所以产量远不及蒸汽机车。而电气化铁路在当时被认为不利于战备需要,所以发展缓慢。
到了80年代,随着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技术日趋成熟,一些线路开始逐步使用功率更大的内燃机车,还有一些线路开始电气化改造,因为电力机车不仅环保节能,而且功率比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都大,能够提升运能,所以1988年停产了干线用的蒸汽机车,1996年停产了工矿用蒸汽机车。
而整个90年代是蒸汽机车逐步退出干线的过程,退出国铁的蒸汽机车有些还在工程局发挥余热,出现在一些新线的工地。2005年,集通铁路也停用蒸汽机车,至此,中国的铁路干线均不再使用蒸汽机车。之后几年工矿用的蒸汽机车也逐步被取代。
蒸汽机车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工业发展的必然,因为蒸汽机车的效率太低了,新造的大功率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牵引力远胜过蒸汽机车,尤其是电力机车更是具有功率大、环保节能、爬坡能力强的优势。
最早的火车的动力就是靠蒸汽机车牵引的。
蒸汽机车的特点是有巨大的锅炉和煤水车,通过燃烧煤炭,产生水蒸气后,推动活塞带动列车。
由于蒸汽机车的效率低,污染大,所以不适合长期的使用。
因此在九十年代开始,国内逐步淘汰蒸汽机车,推广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蒸汽锅炉产生的是干蒸汽还是湿蒸汽?
要看这个锅炉有没有过热器。有过热器的锅炉生产的是干蒸汽(过热蒸汽),没有过热器的生产湿蒸汽(饱和蒸汽)。
蒸汽锅炉这一种锅炉,其是既可以产生干蒸汽又可以产生湿蒸汽,而干蒸汽又可以叫过热蒸汽,湿蒸汽又可以叫饱和蒸汽,所以,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此外,该锅炉是产生干蒸汽还是湿蒸汽,主要是看该锅炉有无过热器,有过热器的话是产生干蒸汽即过热蒸汽,没有过热器的话是产生湿蒸汽即饱和蒸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蒸汽锅炉什么时候生产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蒸汽锅炉什么时候生产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