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源热泵操作人员岗位职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地源热泵操作人员岗位职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华大学教授付林被拘留,你怎么看?
作为 清华大学的教授,这个头衔的拥有者已经具备了很优秀的背景和一定的社会贡献,一定是祖国杰出的贡献者,那么其这个显著人物被拘留肯定会引起学术界的轰动!
2006年下半年,付林成立了北京环能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能瑞通”),股东为其岳父、岳母。2010年8月,付林让妻子曲燕注册了华清泰盟,法人代表是曲燕。公司成立的背景是付林团队即将拿下大同同煤集团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供暖改造工程。2015年底,付林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热污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13年,付林的“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6年3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对付林***取了刑事拘留措施。2016年4月1日,付林被正式批捕。2017年5月19日,海淀检察院公诉处正式***付林,根据***书付林有两项罪名,一项罪名是***造成科研经费损失220余万元,另一项罪名是挪用公款439万元。2017年6月,付林的另一项重要成果要进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答辩,但取保候审的申请没有获得***批准。
付林案在高校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科研成果转化所引发的事故。该案的焦点在于,付林的关联公司参与了上述重大课题的研究过程,以及后续的科研成果转化。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朱颖心教授说:“付林案引发最坏的影响是,现在老师们有科研成果也不敢转化了,就写写论文吧。”
这件事情发生在中国最好的学府,引起了太大的轰动,不仅仅是影响了付林本人,更影响了和付林一样的人。
这里面涉及几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教授搞出好的科研成果,实施产业化,解决了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等,这是一个问题。现在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措施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我国的高科技成果层出不穷,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经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遵法守法问题是另一个方面,做什么都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在这里,既然检察院拘留了教授,估计是掌握了确凿的违法证据,情不能大于法。所以,贡献归贡献,该怎么受益和奖励按政策措施来,按已经制定的办法来就是;但若有违法行为,也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来,该受什么样的处罚就应该受到什么处罚。要相信国家、相信法律!
付林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博导。他掌握着一项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的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大幅提高发电厂废热的回收量,将其转变为北方供暖的热能,从而减少煤的消耗。
付林被抓,起因是有人给北京市检察院写了封举报信,举报他巨额***。2016年3月17日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对付林***取了刑事拘留措施。2016年4月1日付林被正式 批捕。2017年5月19日,海淀检察院公诉处正式***付林,根据***书付林有两项罪名,一项罪名是***造成科研经费损失220余万元,另一项罪名是挪用 公款439万元。
所 有像付林一样搞科研成果转化的教授们,几乎都面临着一个“身份的嫌疑”——既是国家公职人员,又能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赚钱,一身兼二任,很容易就有拿着国家 的***给自己用的嫌疑。付林被人举报***正是这个逻辑,前两年影响巨大的“浙大褚健案”也是这个逻辑。
专家认为,综合全案,没有证据证明付林本人侵吞了所涉款项,因此付林的行为不构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的***罪,也不构成挪用公款等其它犯罪。
付林被抓,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所有搞科研的科学家不敢再申请专利,只能写写论文,这对我们国家的科研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
关于此事,看了下网络上的评论,觉得那些评论者跟我一样都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应该没有人认识付林,更没有人见过付林。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现转发一如下。
清华教授成果转化漩涡
财新网9月13日 · 财新网官方帐号
清华大学教授付林研发的清洁供暖技术成功实现转化,他却因此身陷囹圄。面对新技术带来的利益划分,科学家进退维谷。
文 | 财新见习记者 孙良滋
49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付林研发的清洁供暖技术,曾被带到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向全球展示,如今却让他身陷囹圄。
2016年6月1日,山东济南市发改委向清华大学发函,商请该校建筑学院教授付林尽快恢复工作。等着付林去完成的,是他为济南规划的冬季清洁供暖工程,经过设计研究单位、供热企业等专家初步估算,“每年可节约335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0.8万吨”。
六天后的2016年6月7日,山西太原市城乡管理委员会向清华大学发函,请付林尽快去太原协助解决80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的重大民生工程。
此时的付林已经失去自由两个多月。因涉嫌***,2016年3月17日他被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立案侦查,同日刑事拘留。2016年4月1日,经北京市检察院一分院决定,对付林以涉嫌挪用公款罪逮捕。其后两次延长侦查羁押期限,2016年8月移送审查***。
付林觉得,过去十年,他为北方地区供热行业在能源和环保的矛盾下如何寻找出路,“做了一点事情”。
付林所说的“一点事情”,是指他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和“全热回收的天然气高效清洁供热技术”,并将这两项技术应用于市场。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全热回收的天然气高效清洁供热技术”代表中国入选了这次大会上的环保新技术展示,全世界总共有十项技术入选。
检方认为,付林当年从清华的课题账户拨款327万元用于设备研发,最后返还账户105万元,中间的220万元差额系付林将5台设备销售给赤峰富龙所得,且最终留在了他个人控制的私企环能瑞通手中。这一系列操作中隐藏的危险数年后爆发,检察院认定,此次资金流转,造成科研经费损失220余万元,付林涉嫌***罪。
付林的妻子曲艳如此描述自己丈夫:“他是一个对金钱没有私欲的人(视金钱如粪土),他和他的团队做的所有事情全部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能够研发出新技术,能够将技术推广应用出去,从而造福国家和社会。”
检察官说明付林被抓捕时的随身物品,这样描述:“对了,只有一百多(现金),还有一张公交卡,一张建设银行的清华校友卡,若干火车票等”。
检察官说明付林随身电脑里的内容时,如此描述:“是的,竟然全是工作技术文档,一点别的没有。”
付林:带领着团队发明了“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新技术”,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这一成果在京能集团北京未来城燃气热电联产项目上的应用,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深度回收燃气排烟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该技术在2016年由教育部组织专家鉴定后,被认为是“国际领先的成果”。
付林:2016年3月18日,全国300名能源专家齐聚济南,论证一个百亿环保项目的核心技术方案。该方案首席专家付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博导,在论证会的两天前被刑拘。
付林:2017年6月,付林的另一项技术成果,进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答辩,付林因被羁押未出席。这是国内专业领域的个人最高荣誉。
付林到底犯了什么事?
一项罪名是***造成科研经费损失220余万元。二项罪名是挪用公款439万元。
这是一起典型的科研成果转化所引发的事故。该案的焦点在于,付林的关联公司,参与了上述重大课题的研究过程,以及后续的科研成果转化。
两袖清风一心为科学的科学家付林。这是笔者斗胆给这位中国著名能源专家的定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源热泵操作人员岗位职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源热泵操作人员岗位职责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