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蒸汽锅炉满水会怎样排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蒸汽锅炉满水会怎样排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蒸汽锅炉排水怎么处理?
1. 排污要在锅炉水位稍高 低负荷高汽压时进行为好 在低负荷时,锅炉水缓慢循环,容易致使污垢聚集在锅筒、集液箱底部,而高汽压时排污水
2. 排污阀开启应短促间断地进行 每次排污时速开速关,造成渣垢扰动,如此重复多次,沉淀物依靠吸力能够迅速地汇合于排污口,然后集中排出。控制时间要合适,切勿过
3. 观察定排扩容器的出汽口 排污结束后,一定要测量下排
锅炉蒸汽带水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1、蒸汽发生器的水位过高,也会造成蒸汽中带水。
2、水质的问题,锅炉水含盐量高、锅炉水不合格。我们在蒸汽锅炉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以上几点原因引起的蒸汽带水情况,从而保证优质饱满的蒸汽产量。
解决的办法有:1、提高蒸汽出口的高度,会避免蒸汽带水。
2、使用质量好的自来水。
蒸汽锅炉出口蒸汽严格上来讲是不能带水的,况且一些企业生产需要无水蒸汽,从而起到快速烘干或者利于加工等工艺,不过锅炉在生产饱和蒸汽的时候是会带有一定量的水份,但如果量比较大的话则不行,发生这种情况多是以下几点:
1.压力问题,如果锅炉的蒸汽压力过大,蒸汽带水就会明显。
2.汽包高度,如果汽包蒸汽空间高度大如在1.0~1.2m以上时,蒸汽湿度几乎不再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就容易产生水。
3.锅炉水位,炉的水位保持过高,超出了允许变化范围,事故状态***水位。
4.超负荷运行或负荷波动太大,负荷突然暴涨
如果是过热蒸汽一般是不能带水的,但饱和蒸汽一般都夹带一定量的水,这是允许的,如果夹带水量过多,则考虑锅炉蒸汽带水的原因是;
水冷壁等汽水混合物返回锅汽包时的汽水分离装置,如水下孔板等装置损坏或效果不好2 锅炉的水位保持过高。超出了允许变化范围,事故状态***水位3 超负荷运行或负荷波动太大,负荷突然暴涨4 汽包内的给水即水分配管在汽包汽空间漏泄
锅炉锅筒内水位波动的幅度超过正常情况,睡眠翻腾剧烈,蒸汽和水共同升腾,产生泡沫,使蒸汽大量带水的现象称为汽水共腾。造成汽水共腾事故的原因:
1、由于给水品质差和排污不及时,造成锅水中悬浮物、含盐量和碱度超出水质标准;2负荷增加和压力降低过快,是睡眠急剧沸腾汽化;3、锅内水位过高,开主汽阀过猛。汽水共腾事故的预防:1、做好锅炉的用水处理,严格掌握给水质量,防止水中带油;
2、适当增加排污,降低锅水含盐量;
3、保持锅炉水位正常,主汽阀不应开的过快,增加符合应缓慢。
蒸汽锅炉的排污量怎么计算?
排污率是指锅炉连续排污流量与实际蒸发量的比值。《锅炉房设计规范》中规定当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蒸汽锅炉的排污率不大于10%,蒸汽压力大于2.5MPa蒸汽锅炉的排污率不大于5%,一般锅炉的排污量控制在小于总水量的5%,不大于10%。 排污量不能超过给水量的5%。每次排污量操作时全开排污阀,最高不能超过30秒,一般都排15秒左右,目的是排除沉渣。 具体计算如下,比较麻烦的。 锅炉排污量的大小,和给水的品质直接有关。给水的碱度及含盐量越大,锅炉所需要的排污量愈多。 1、排污率的计算: 锅炉排污的指标用排污率表示,排污率即排污水量(Q污)占锅炉蒸发量(Q汽)的百分数。如下式表示:K=Q污/Q汽×100% 当锅炉水质稳定时,根据物量平衡的关系可知,某物质随给水带进炉内的量即是排污水排掉的量与饱和蒸汽带走的量之和。则 (Q污+Q汽)×S给=Q汽×S汽+Q污×S污 式中S给、S汽、S污分别表示给水中、饱和蒸汽中、排污水中某物质的含量,式中的S值可以按含盐量,也可按某一组分(如碱度、氯离子)的含量来计算。则 K=Q污/Q汽=(S给-S汽)/(S污-S给)×100% 2、排污率计算要留意以下三点: (1)排污率计算可按碱度或氯离子(氯离子与含盐量有较固定的比例关系,通常用氯离子代替含盐量)分别计算排污率,最后取其中较大的数值做为排污率,一般供热锅炉的排污率应控制在10%以下。 (2)对于容量较大的锅炉,由于其汽水分离装置效果好,蒸汽的湿度很小。这样饱和蒸汽中的含盐量远远低于给水中的含盐量,所以在这类锅炉的排污率计算中均可以忽略蒸汽中的含盐量,即 K=S给/(S污-S给)×100% (3)对于大多数产业锅炉,特别是汽包容积小,汽水分离装置简单,饱和蒸汽的带水量较大的产业锅炉,蒸汽湿度常在3%左右,(与排污率控制在5%~10%的范围比较,已经是不算低了)这种条件下计算锅炉排污率时不能忽略蒸汽中的含盐量。由于 K=(S给-S汽)/(S污-S给)=CL-给/(CL-污-CL-给)- CL-汽/(CL-污-CL-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蒸汽锅炉满水会怎样排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蒸汽锅炉满水会怎样排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