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烟煤能否提炼无烟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烟煤能否提炼无烟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煤,石油和天然气生成过程的区别~~~~~~~~?
燃料是由可燃物质、不可燃成分和水分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常规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大量热量。化石燃料是由于地壳内部深处的动植物残骸,历经数千万年漫长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变化而形成的,如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化石燃料中的化学能最初来源于太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收集、转化了太阳能,接着转存于动植物的有机体中,成为化石燃料的原料。由于形成的原因、地质条件与年代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种类的化石燃料。
煤主要是远古时代的高等植物在地壳运动中被深埋在地下或水中,其残体在缺氧条件下被厌氧细菌生化降解,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等被分解并聚缩,形成胶体状的腐殖酸。其余具有抗腐能力的部分如树脂、角质、孢子等保留原有形态分散在腐殖酸中,逐步变成含水很多、黑褐色的泥炭。这是成煤的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泥炭在地热和泥沙覆盖层不断增厚或地壳下沉而受压增大的作用下,泥炭层被压实、失水,其化学性质和成分发生变化。泥炭的密度和碳含量相对增加,腐殖酸、水分、氧、氢和甲烷等挥发物逐渐减少。随着泥炭的质变由浅到深,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褐煤、烟煤、无烟煤等。这是成煤的第二阶段——煤化阶段。
石油的生成过程与煤相似。它的形成物质主要是低等动、植物遗体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这些有机物质的沉积物在地壳长期缓慢下降中不断增厚,或在深水中被沉积保存。同样经历了缺氧或强还原环境中的细菌分解阶段和温度、压力增加条件下的转化阶段,碳和氢的含量富集,形成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性液体。石油的生成条件要求较严格,沉积过程初期,温度和压力不够,不能生成石油。当沉积深度达到1 000~4000m,温度达到60~50℃时有机质生成大量石油。若压力和温度进一步增加,有机质被热分解,如深度超过4000m,温度超过150~200℃后几乎不能生成石油。
天然气的形成物质非常广泛。除石油有机物质可以产气外,高等植物中的木质纤维腐烂分解,无机物质如地下深处碳钙等各种矿物的分解,都可以生成天然气。天然气的生成过程比石油容易、简单,除生成石油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外,在常温、常压、高温、高压下均能产生气体。同时,天然气除在强还原环境外,有氧气存在的弱还原条件下,如沼泽地带也可生成。天然气中富集了有机物质被菌化或分解后形成的分散碳氢化合物,成为可燃气体。
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物是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网上查的网能帮到你
烤无烟煤要注意什么?
烤无烟煤要注意一氧化碳中毒。不管什么煤燃烧都会产生一氧化碳,取暖一般是冬天,家里都相对比较密封,这个是不对的,用煤碳取暖,一定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在空气中不能被发展,当一氧化碳达到一定浓度,人就很有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无烟煤,俗称白煤或红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贝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不结焦。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6000-6500千卡/公斤。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与使用烟煤相比,由于无烟煤挥发份较低,因此需要一个相对较大的分解炉,以期获得相同的生料分解率和相同的煤粉燃烬程度,或者要求一个较高的操作温度,或者将无烟煤磨得更细一些。
当三次风温较低时,无烟煤挥发出来的气体往往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使温度升高。,所以将煤粉直接喂入温度范围通常在1000~1200℃的上升烟道废气中可确保煤粉燃烧。
另外需要提出的是燃烧速度和燃烬时间还取决于烟气中的O2含量,用较高的空气过剩系数操作分解炉时刻缩短燃烬时间,但通常增大空气过剩系数的做法将会增加通过预热器的气体流量。
为此将造成较大的压差和较高的废气温度,从而使窑主排风机的负荷增大,整个窑系统的单位热耗也将有所增加。
改变生料喂入方式是相当重要的,***用无烟煤操作时,无烟煤与生料粉的混合最好能有适当的滞后时间,以保证无烟煤的点燃,因此对喂入分解炉的生料需要进行分级控制,以便使分解炉底部形成一个相对高温区。
判断生料在分解炉内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检测入窑生料分解率,如果入窑生料分解率达到了预期效果,说明无烟煤在分解炉内的燃烧是合适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烟煤能否提炼无烟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烟煤能否提炼无烟煤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