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烟煤表面白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烟煤表面白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多肉长白色霉菌是什么原因?
多肉上长白霉大多是因为高温高湿引起的如果你在夏天浇水过多,土壤湿度太高,无法排干多余的水分,此时根部就会腐烂发霉。此外也可由于蚧壳虫、粉虱等虫害蚕食而起,发病初期具体表现为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暗褐色霉斑,进而在斑块上长出黑色绒毛状霉菌,不易剥离,烟煤病的主要危害是使植株观赏性下降,叶片消耗加快,引起掉叶和叶片萎缩。
多肉叶片长白色霉菌,实际就是白粉病,是因为春季下雨时间长和空气湿度高,再加上多肉淋雨以后叶面潮湿而引发的。要是养护环境通风不好的话,连续下几天雨多肉即使没有淋雨也有可能出现***病,所以春季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一定要给多肉加强通风,不可放在过于封闭的地方养护。
日常养护习惯不当,肉肉感染到了病菌就会引发***病。开始的时候多肉叶片上会有***小点,后来变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
***病不是普发***害,但它会严重影响多肉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
一、原因:
1、***病:
***病是多肉植物的常见病,一开始仅仅表现为叶片上有分散的霉点或霉菌斑,任其自然发展会慢慢的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正反面都有一层厚厚的菌丝,当霉菌覆盖全叶时,会影响多肉植物的吸收和代谢,导致叶片化水,掉叶等现象。早期***病可及时喷施粉锈宁、抗霉菌素等药物用于治疗,治愈性较好,比较严重的***病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2、烟煤病:
不同于***病厚厚的白色霉菌斑,烟煤病的霉层一般都是黑色或褐色的,严重时叶片表面常覆盖一层黑色的类似煤炭似的霉层,而轻度的烟煤病往往只是叶片反面有许多黑色的暗纹。烟煤病一般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下发生,也可因为蚧壳虫等蚕食多肉植物的汁液后留下伤口和排泄物而产生。虽然没有***病发展快,但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多肉植物掉叶、黑腐、长势减慢等一系列问题。治疗烟煤病可喷施链霉素、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用于治疗,感染了蚧壳虫的植株还需要同时进行杀虫处理,否则也是治标不治本。
二、防治:
多肉植物长霉点无非这两种疾病,根据霉菌斑的颜色确定病源,再对症施药往往效果更好!多肉植物不宜长期室内养殖,保持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浇水根据盆土的干湿度进行更有利于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平时也可以用点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用于预防,预防胜过补救!
多肉叶片长白色霉菌,实际就是***病,是因为春季下雨时间长和空气湿度高,再加上多肉淋雨以后叶面潮湿而引发的。要是养护环境通风不好的话,连续下几天雨多肉即使没有淋雨也有可能出现***病,所以春季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一定要给多肉加强通风,不可放在过于封闭的地方养护。
桃树蚧壳虫应该如何管理?如何将布满枝条的白色小虫消灭?
桃树蚧壳虫雌成虫和若成虫群集在桃树枝干上常年危害,刺吸桃树汁液,轻者削弱树势,重者使枝条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蚧壳虫主要有4种形态:一是成虫,蚧壳虫有蚧壳包裹,如果有手挤压蚧壳虫会出现红水,此时不能用药,任何药剂对蚧壳虫都无效。二是卵,此时如果用手挤压虫茧会呈白色粉末状,此白色粉末就是蚧壳虫的卵,每壳约1500粒卵。此时不能打药,任何药剂无效。三是若虫,为蚧壳虫的移动期,此时是防治的最佳时期。一周后白色粉末变为肉粉色小虫时并从壳中爬出。10天后,肉色小虫变为灰褐色小虫,同时大部分已从壳中爬出,此时是若虫为害严重期,须再次喷施药剂。四是成虫,从白色粉末的卵变为灰褐色若虫,最终又形成壳,即成虫,时间为15-20天。所以,要抓住防治蚧壳虫的最佳防治时期,只能在若虫移动期打药,其它时间打药无效。
防治措施:
1.春刮树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卵。9月上旬在树主干距地面30cm处绑一个草环,幼虫越冬,第二年春季果树发芽前解下,集中烧毁,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树木休眠期即3月份清园,喷1-3遍石硫合剂+乙酰甲胺磷1500倍。
2.在若虫期喷洒2.5%功夫乳油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4000-5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到3次,可有效防治蚧壳虫的危害。喷洒时加入0.2%-0.5%的洗衣粉增加展着性,效果更好。防治蚧壳虫的单剂有: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0%杀扑磷乳油、8%增效异丙威、等等。复配制剂有:40%毒·机油乳油(毒死蜱+机油)、30%马·噻乳油(马拉硫磷+噻嗪酮)、20%哒·噻乳油(哒螨灵+噻嗪酮)、28%杀扑·噻乳油(噻嗪酮+杀扑磷)、40%杀扑·嘧磷·噻乳油等等。
点击上方“关注”农资那点事 每日更新不同的农业种植知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烟煤表面白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烟煤表面白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