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和平区电锅炉产品推广部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和平区电锅炉产品推广部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服役了2.6万吨的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10万吨级航母还远吗?
2万吨的直升机航母容易,但10万吨的航母还差着10万八千里。
“出云”级直升机航母满载排水量达2.7万吨,可携带10多架反潜直升机,是执行登陆/远洋作战的利器。出云级日本一造就是两艘,再加上之前的2艘日向级,日本现在就拥有4艘直升机母舰。再加上目前正在进行甲板升级改造,一旦改造完成就能起降f35b,到时打击能力将大幅提升。可以说日本野心不小,发展远洋进攻型战力的企图心非常明显,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一点。
但日本想要从2.7万吨的直升机母舰,一跃到建造10万吨的航母,还是不现实的。即使能造,日本也不会马上开建10万吨航母。10万吨航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发展像美国一样的全球海军。这是要争霸全球的意思?无论从政治、经济或者军事角度看,这都不符合日本发展战略。
再说了,日本能造10万吨航母?想想就好。注意,这里说的“能造”,可不止船壳。建造一个10万吨的船壳,即使是军标也没什么了不起。一艘航母关键是其配套设施。大型燃气轮机、舰载机、弹射器、拦阻索、雷达等,缺一不可。而这些日本目前都不具备制造的能力。要是建造像福特级那样的核动力航母,还得要求在小型核反应堆上有极高的造诣。这些日本可以吗?可别跟我扯什么日本一个月内能造出核弹。
即使是买,美国都不一定愿意卖。你日本想买f35给出云级用,美国可以允许;但要建造10万吨的航母,你想想美国可能允许吗?不仅中国不愿意看到日本海军膨胀,美帝也害怕啊。日本海军强大了针对谁?还不是最终受苦的是美国。日本强大了势必会谋求自主独立,到时候给美国驻军下了个逐客令,美国咋办?到时候还怎么遏制中国,还怎么亚太再平衡?
综上,日本目前既不具备建造10万吨航母的能力,即使能建也不会傻乎乎的去造。因为现在日本大造航母,得到的肯定大多是***的声音。这不符合日本人想要低调发展,闷声发大财的特性。
日本是有一条航母发展规划的,这个***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发展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从战后一穷二白租借美国几艘驱逐舰发展到今天的出云级准航母,日本先后发展了四级准航母,且以打擦边球的方式吨位由几千吨发展到今天的2.8万吨,未来还会有更大的直升机驱逐舰或者护卫舰出现,但是10万吨航母对于日本来说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一个规划,或者说是一个梦想。
日本属于典型的岛国,自古以来极为注重海上力量发展,其军队的发展也侧重于海上自卫队。其发展航母、使用航母的历史并不比美国晚,曾经也拥有过一支强大的航母海军;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在法理上是不能发展进攻性军事力量的,只能保持最低限度的武力。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于地缘政治博弈的考量,放纵支持日本逐步强大起来,从而成为正面对抗苏联的一个缓冲区域。
日本从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开始,就已经铺开后续航母发展规划,借助美军需要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反潜作战需求,白根级成为名副其实的反潜直升机驱逐舰,后来又发展了大隅两栖运输舰,可以起降直升机遂行反潜、两栖兵力投射;之后又推出了排水量进一步放大的日向级直升机护卫舰,直到推出最新长度达到280米、满排2.8万吨的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更重要的一点是,出云级在构造上更像是一艘轻型航母,取消传统分辨两栖攻击舰和轻型航母最明显区别的船坞舱,同步日本宣布***购48架美制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机,自此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造船工业领域,日本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超越英国,迄今仅次于中韩两国,在大型船坞、造船工艺等造航母核心基础设施和技术上,早就有了充足的准备,也就是说日本不要说早出满排2.8万吨的出云级,就算是造出6万吨甚至更大吨位的大中型航母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毕竟基础条件都具备。那么,日本是否能发展出10万吨级的航母就要考略几个因素的制约:
第一个,如何突破日本国内种种阻碍。日本在二战战败后,在国内的政治生态中基本形成争锋相对的两个阵营,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会同意日本发展大型航母这种进攻型武器。同时日本还有一个《和平宪法》以及其他制约法律法规,如何突破法律的束缚就是摆在眼前的问题,不可能还以直升机驱逐舰或者护卫舰来定位10万吨级的航母吧。
第二个,如何获得美国人的支持。我们都知道日本迄今还不是一个正常国家,美军还驻军在日本。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布局的考量,现在放纵日本打擦边球发展轻型航母,并为其提供大量先进武器装备,是否会认为美国一定会放纵日本去发展比自己还大的航母?这是个充满变数的问题。一个略强大的日本美国可以接受,但是一个可以匹敌自身的日本美国还能接受吗?这个问题需要美国人去深思。
俄媒称到2023年俄海军潜艇数量将达到80艘,你认为有可能吗?
兔哥回答;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所继承的遗产中,潜艇领域是最全面的,包括技术储备,科研人才,重量的是俄罗斯在经济下滑,面临军备困难时期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把核潜艇作为和美国抗衡的支撑力量。在取得稳定阵脚的情况下,新型核潜艇的建造没有停止。目前已经服役了3艘“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该级核潜艇***建造10艘;另外服役了2艘“亚森”级核攻击潜艇,该型攻击核潜艇***建造7~10艘;
从上面的数字看,俄罗斯的核潜艇发展不错,但如果把建造时期加上就会发现,俄罗斯真的是日子过得不容易。一艘核潜艇的建造拖了十年时间,不是没技术,俄罗斯除了技术不缺,其它的都缺。船厂缺,造船的平台,船坞缺,最缺的就是钱。因此,能不能在2023年拥有80艘潜艇不能指望造多少,而是现在俄罗斯还剩多少潜艇。这是关键点,为什么呢?首先依俄罗斯目前的造船设备,加上俄罗斯还有别的造船业务,加上钱的因素,在4年的时间里玩命的造也不会多过十艘核潜艇。因此,现在俄罗斯手里的潜艇数量决定着能否如愿以偿。下面我们看看俄罗斯手里剩下多少潜艇。
俄罗斯还有多少潜艇说法很多,莫衷一是;也难怪,潜艇不像水面舰船,你藏也藏不住,从天上就能给你来个点名。潜艇不同,藏在水下,很难搞清楚。把50艘说是70艘你也查不出来,本身就是保密的。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19日依据消息人士的话报道,俄罗斯目前拥有核潜艇和常规潜艇的数量为70艘;而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3月12日在俄罗斯北德文斯克说,俄海军2019年将获得包括4艘潜艇在内的7艘新舰艇。而从2018年外国有关机构对比俄美潜艇时给出的数据是72艘,这个数据和上文提供的数据基本相符。也就是说加上2019年即将入役的4艘潜艇到2019年俄潜艇至少有74艘。如果是这样,在2023达到80问题不大。
提问中副标题所说的636型潜艇是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的改进工程,这个工程共有6艘636“基洛”级改进型潜艇,属于俄自用型。这6艘潜艇早在2010年就开始了实施,并于2013年首艇下水,2014年第二艘下水。另外,俄罗斯于2000封存了7艘“基洛”级潜艇。目前俄罗斯能短时间入役的潜艇这6艘和“北风之神”第四艘,“亚森”级的第三艘共8艘的可能性最大,必竟常规潜艇的难度要小的多。另外,我们不清楚俄罗斯所说的70艘潜艇中是否包括进去了这8艘潜艇。但不论是否包括,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北风之神”的第四艘,“亚森”级的第三艘入役时间都不会超过2023年。如果按绍伊古所说,4艘入役潜艇中三艘为核潜艇,一艘为常规潜艇,按照70艘为基数,则是74艘,加上能够入役的还剩5艘636“基洛”级,则是79艘。这样算到2023年完全能实现。而如果按照外面机构给出的72艘的定义,则是81艘。而且俄罗斯不可能在2019年后,只建造5艘636“基洛”级潜艇,因此,俄罗斯手里到底有多少艘能用的潜艇就是关键。
当然以上算法难免有不妥之处,必竟我们都有局外人,只能参考分析,但从俄罗斯的海军舰船潜艇整个服役状态分析,俄罗斯70艘潜艇的数据应该包括了封存状态的潜艇。俄罗斯对封存潜艇的保养令人担忧,这一点从库兹涅佐夫航母的锅炉舱的景象中就能窥其一斑。因此,目前俄罗斯手中所剩潜艇的实际性能很重要。不过应该说问题不大,必竟俄罗斯有这个底子,把钱投入多点不是问题,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看法,欢迎指正,探讨。欢迎你的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一并谢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和平区电锅炉产品推广部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和平区电锅炉产品推广部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