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烟煤的做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烟煤的做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蚜虫、蓟马、飞虱、粉虱等害虫的防治措施?
谢邀!我是高鹏!很高兴为您作答,希望接下来的回答能帮到您!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我来说,蚜虫、蓟马、飞虱、粉虱等这些害虫并不陌生,它们是蔬菜和果树的“常客",主要靠吸食这些植物的汁液来“生活",而且它们繁殖快、为害周期也长;那么怎样来防治这些蔬菜和果树的“常客”,从而破坏它们的“生活"呢?
下面我推荐三个防治方法:1.洗衣粉,2.石灰水,3.杀虫剂。
1.洗衣粉,主要针对是蔬菜用,放入一定量的洗衣粉在水中稀释,大概按1:1000的比例,在天气晴朗的早上或傍晚喷洒;我们这边是这样用的,所以说一下它的表面作用,洗衣粉和水稀释了再喷洒在蔬菜上,对于那些常客"来说,就等于是在蔬菜上喷了“有毒的润滑剂",可想而之,它们“生活"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站在蔬菜上面“打滑"了,吃了还吐“泡泡”呢!
2.石灰水,这个主要是用在果树上的,喷洒在有“常客"的那些果树,果树的枝干可喷多些,或喷至全白也没关系,但叶子就不能这样做了,一定要稀释了再稀释才可以喷洒,而且不能喷多了,怕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石粉水有杀菌作用,而且还有难闻的味道,所以对“常客"来说这也是对它们“生活"有很大影响的。
3.杀虫剂,这个不用我多说了,是对果树和蔬菜那些“常客”最后的“杀手锏",直接对它们进行“***”的做法!
温馨提示:如果是少量的“常客",可以用第1.2种方法来防一防,如果是太多“常客"了,就用第3种方法来治一治。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喜欢种植和养殖的朋友,欢迎您关注《信宜高鹏农村行》!我们一起学习交流!谢谢!
建议用药:蚜虫:噻虫嗪、噻虫胺、吡蚜酮、啶虫脒、吡虫啉(根据当地用药情况而定,主要错开常用药),蓟马:持效期长:(吡丙醚、螺虫乙酯、乙基多杀菌素)、速效性:菊酯类、噻虫啉、噻虫胺、呋虫胺、啶虫脒等。飞虱: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胺、噻虫嗪等。粉虱参考蓟马用药。
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小虫的解决方案:
最全小虫解决方案(蚜虫、蓟马、粉虱等刺吸式口器虫害)
一般来讲,我们植保防治把虫分为三大类,刺吸性口器、咀嚼式口器、螨类,今天主要和大家介绍目前刺吸式口器虫害防治。
虫害防治分类
刺吸式口器常见害虫主要有:蚜虫、蓟马、粉虱、木虱、稻飞虱、蚧壳虫等。
刺吸式口器害虫
刺吸性口器的虫害用药从高毒有机磷类杀虫剂到现在的烟碱类杀虫剂,随着时代的发展,虫害的抗性和食品安全的重视,有机磷类逐渐淘汰。
有机磷类杀虫剂
一、有机磷类杀虫剂
蚜虫、蓟马、稻飞虱和粉虱是农作物栽培过程中较为常见虫害,由于栽培管理不当以及不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原因,大有“小虫成大害”的趋势。由于蚜虫、蓟马、飞虱和粉虱虫体较小、繁殖能力强等特点,若防治不及时不仅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同时还能传播***病等病害,加重病虫害发生程度,提高防治成本,影响种植收益。农民朋友在种植农作物可以***取以下措施预防和防治蚜虫、蓟马、飞虱、粉虱的发生和危害,降低损失。
一、农业防治技术。播种前清除病株残体并深耕晒田;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培育壮苗;农作物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恶化蚜虫等生存条件;生长期间合理进行中耕除草、浇水和施肥等措施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
二、物理防治技术。有条件的田块,可利用蚜虫、粉虱等趋黄特性,可在田间设置黄板诱杀蚜虫和粉虱,可显著降低危害程度。
三、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技术。蚜虫、蓟马、飞虱和粉虱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
蚜虫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如小麦蚜虫可选择21%噻虫嗪悬浮剂5-10毫升/亩,或5%啶虫脒乳油18-24毫升/亩,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2-20克等药剂喷雾防治;
蓟马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如豇豆蓟马可选择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5-4.5毫升/亩,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20克/亩,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3.3-40毫升/亩等药剂喷雾防治;
飞虱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如水稻稻飞虱可选择50%烯啶•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3.3克/亩,或35%噻虫嗪悬浮剂3-4毫升/亩,或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12克/亩等药剂喷雾防治;
粉虱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如番茄***虱可选择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15克/亩,或3%啶虫脒微乳剂30-60毫升/亩,或20%吡虫啉可溶液剂15-20毫升/亩等药剂喷雾防治,虫量大时可在5-7天在喷药防治一次,注意药剂要交替轮换使用。
蓟马防治措施::
5%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26%氯氟·啶虫脒水分散粒剂750倍。
除此之外,这些药剂也对蓟马有效:
1、乙基多杀菌素(效果较好) 2、毒死蜱(花期慎用) 3、啶虫脒 3、吡虫啉 4、菊酯类药剂5、噻虫嗪 6、噻虫胺、氯氟噻虫胺。其中吡虫啉等药剂也可以同时杀灭蚜虫、木虱等害虫
蚜虫防治方法:
(1)开花前,喷施5%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杀灭越冬虫卵。
(2)末花期,越冬卵孵化后进入为害盛期及时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或45%啶虫脒微乳剂30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乳油5000倍液,或40%氰戊·乐果乳油2000~2500倍液。
(3)花凋谢5~7天,用药液涂干,将40%氧化乐果,或48%毒死蜱乳油稀释20~25倍液,用毛刷蘸药液涂在树干上部和主枝基部,涂6cm宽的药环,涂后用塑料膜包扎好。
飞虱防治推荐使用的农药:
吡虫啉、噻嗪酮、烯啶虫胺、噻虫嗪及吡蚜酮等。
蚜虫、蓟马、飞虱、粉虱是农作物不可小觑的虫害,它们体型虽小,但是发生病害时往往面积大,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秋冬季及时清除作物秸秆和杂草,破坏害虫越冬宿主。播种前土壤深耕晾晒,生长期及时中耕除草。
1、蚜虫,在春季夏初气温忽高忽低的情况下易高发。吸食作物汁液,使叶片萎缩,分泌的甜性黏腻分泌物,污染作物叶片,严重时会引起作物发臭腐烂。防治方法:2.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40%吡虫啉水溶液1500-2000倍液,喷透,以叶片滴水为宜,7天后补喷。
2、蓟马,食性杂,在植物和菌类上都有分布。严重时能引起植株萎缩,籽粒干瘪。防止方法:5%啶虫脒2000倍液,间隔5-7天,喷施2-3次。
3、飞虱,危害小麦、大麦、水稻、玉米、高粱等禾本科植物。虫害严重时植物叶片发黄,甚至整株干枯和倒伏。防治方法:初孵若虫,25%扑虱灵80克+40%毒死蜱100ml。中高若虫,40%毒死蜱120ml+丝润15-20克。手动喷雾兑水40-60公斤。
4、粉虱,喜黄瓜、茄子、西红柿、油菜等植物,虫害严重时作物叶片退绿,变黄萎缩,甚至枯死,其分泌物致使霉菌寄生,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防治方法: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于早晚露水未干时喷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烟煤的做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烟煤的做法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