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源热泵水井结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地源热泵水井结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口井可以带多少平米地源热泵?
50平米左右
打井的数量不能只看建筑面积,还要看地源热泵的功率、打井深度、距离和所在位置的地质情况。要是增大井和井中间的距离,或是增加它的深度,打井的数量就能减少;相反,缩短井与井中间的距离,或是减小它的深度,打井的数量则更多。
地源热泵,如何计算,打井?
地源热泵系统中冷/热源***用地埋管换热器,这种地热换热器与工程中通常遇到的换热器不同,它不是两种流体之间的换热,而是埋管中的流体与固体(土壤)之间的换热,属于非稳态,涉及时间跨度很长,空间区域很大,换热特性对地源热泵系统性能有决定性的作用,影响着地埋管换热器设计是否合理,进而决定了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和运行的可靠性。
对于实际工程中常用的垂直U型管地源热泵系统,影响系统性能因素主要在于地埋管换热器管长的设计,其设计计算主要***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的公式: 由此可见,在换热负荷一定的条件下U型地埋管长度主要取决于土壤层水文地质和热物性。由于地埋管处于地下土壤中,属地下隐蔽工程,其热物性的测量不能直接进行,主要是结合导热反问题和参数估计法来确定。鉴于现场测量的困难和地埋管钻井内埋设的不确定性,这些参数的误差均较大,从而最终影响地埋管长度的设计准确性。现对公式(1)、(2)进行变换可得: 如果能够获取单位管长换热量,则可以设计计算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的容量,确定热泵机组参数以及选择循环泵流量与扬程等。单位管长换热量如果选择偏大,必然导致埋管量偏小、埋管内水的进出口温度难以达到热泵机组的参数要求,使得机组效率过低,热泵的制冷、制热量达不到建筑物需求,导致系统设计不满足要求。反之,虽满足要求但初投资过高,地源热泵系统经济性降低。由于单位管长换热量不仅与地下土壤传热温差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与地下水位的高低以及土壤中含水量的多少等诸多因素有关,因而需要对实际地源热泵工程进行现场测量,方可获得较精确的设计参数。听说装地源热泵要打井,这井一般要打多深?
不会的,地源热泵打井实际上,可以叫钻孔,孔不大的,直径15公分,就一根杆往下钻,然后塞两根细管进去,然后泥浆回灌,打的孔之间还有3-4米的间距。2012年新宜能公司帮我家装的,泥巴回填,自然沉降几个月后,上面种花种草,现在一点都看不出来
一般打井深度在80米左右最合适。
行业里也有人主张打100米或90米深。有测试证明,地下10米到100米处的土壤温度是相对稳定的,一致的。而地下管道相当于换热器,其换热量通常可以井深度计算,上海地区通常以50W-60W/米。
与100米比较,打80米深井只是需要增加打井个数而已,因为施工难度小,系统风险相对小,是最经济合理的方案。
另外,如果遇到场地面积不够,有人试图打成100米深,以减少打井个数,但实际上80米深井间距3米就可以施工,而100米深井需要加大水平间距到4米以上,合计下来,还是打井80米的方案更合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源热泵水井结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源热泵水井结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