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德电锅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英德电锅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伊兹梅尔级战列巡洋舰是哪个国家的?性能如何?
中文名
伊兹梅尔级战列巡洋舰
时间 1913-1917年间
国家 俄国
建造 俄国 武备 伊兹梅尔级准备安装4座356毫米三联装主炮塔、24门130毫米副炮、4门64毫米高***和6具450毫米水下鱼***。主炮***基数每管60发(满载80发),副炮和高***每管200发,鱼雷18条。 如果能够如期建成,“伊兹梅尔”将成为当时最具威力的战列巡洋舰,她完全可以和任何一型德国主力舰抗衡。可惜的是俄国人并没有独立完成她的能力。
1917年的二月革命几乎彻底中断了“伊兹梅尔”级建造***,4月28日各舰工程进度如下
“伊兹梅尔”65.0%、36.0%、66.0%、66.0%
“博罗季诺”57.0%、13.0%、40.0%、38.4%
“金布恩”52.0%、5.0%、22.0%、7.2%
谢谢邀请。伊兹梅尔级战列舰是沙皇俄国的,其性能代表着20世纪初战列舰时代较为先进的设计,可惜最终并未能造出来。
伊兹梅尔级战列舰的最初概念提出时间,是在日俄战争之后。大家知道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世界海军大发展的阶段,整体的战舰设计思路是“巨舰大炮”。但是在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这10年里,奇葩的日本海军却***用了高速巡洋舰突进迂回这一战术方式,偏偏这战术方式还真管用,无论是甲午战争的大东沟海战,还是日俄战争的对马海战,日本海军都***用高速机动的方式取得了胜利。
因此,俄国人结合日本的经验,提出一种概念叫“战列中的装甲巡洋舰”,要求这种巡洋舰具备较高的速度,同时可以独立应对作战,对敌方战列舰构成威胁。显然,虽然名字叫“装甲巡洋舰”,实际上这就是战列巡洋舰的思想(因为真正意义上的装甲巡洋舰根本不能和战列舰碰)
20世纪初战列巡洋舰的设计有两个思路,一个是英国思路,即重火力、轻装甲、高速度;一个是德国思路,即轻火力、重装甲、高速度。因为英国战巡的目的是以优势兵力猎杀德国战巡,而德国战巡的目的是猎杀英国巡洋舰,以及在英国战巡围剿下保命。
在1910年的设计上,俄国海军制定了初步设想:吨位2万多吨,最大航速28节,主装甲带只有190毫米厚,装备8门305或356毫米炮,24门102毫米副炮和6具水下鱼***。显然,这种设计简单说就是战列舰的火力,巡洋舰的速度和装甲。大致和英国战列巡洋舰设计思路一样。
之后,俄国方面多次修改了方案。最终确定为:
标准排水量32500吨,满载排水量37000吨,装备12门座356毫米主炮、24门130毫米副炮、4门64毫米高***和6具450毫米水下鱼***。安装4台高低压蒸汽轮机,最大航速26.5节,主机过载航速28.5节。主装甲带厚237.5毫米,炮塔侧装甲厚300毫米,司令塔侧面厚400毫米。
从设计性能上而言,“伊兹梅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投入战场可以击败当时英国和德国的任何一型战列巡洋舰,而且也具备和不少英德战列舰抗衡的能力。但是,由于俄国本身行政效率的低下,加上一战爆发,德国封锁了波罗的海,原本一些从德国订购的原材料也被扣住。使得该舰的建造进程缓慢,最终不得不延迟下去。到1917年初爆发革命,原定4艘舰的进度,最好的也只有一半多一点。
战列巡洋舰真的很脆吗?
战巡防御确实一般相对同时期战列舰偏弱,这是技术所限,在相同的吨位下,高速主力舰相比同时期的低速主力舰,防御和火力必削其一,这点到了二战都没能改变。
但是战巡也没脆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都知道日德兰英国战巡放了3个大烟花,却没人知道这一战中英国舰队里最能扛的船就是战巡——虎号战巡在这一战中扛下17发11吋依然自力返航。而且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战巡的9吋主装并没有被击穿击录,说明英国战巡的垂直防护面对***舰队的主力大口径火炮还算够用。在日德兰更多的是暴露出双方主力舰水平防护的不足,只不过英国人还要加上“水兵不关防火门”这个debuff才导致了放出三个大烟花。作为反例的德国塞德里茨号战巡,同样炮塔被击穿并诱发炮塔内***殉爆,但因为防火到位,所以没放烟花。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高速主力舰、或者说战巡要达到和同时期低速主力舰相当甚至更强的防护是完全可以的,只不过必须适当增加吨位。胡德的防护水平在1920年不亚于同时期的大七,但代价就是胡德标排要比大七多大约一万吨。(这里必须再次指出,俾斯麦比胡德晚了20年才服役,拿丹麦海峡来指责胡德脆皮是故意看不见这20年技术差距的耍赖行为)
战列巡洋舰算是时代技术限制下的产物,也就一战前玩过。当时受制于动力系统技术的限制,大型战舰的发动机虽然在20世纪初已经从三胀式蒸汽机换为更为先进的蒸汽轮机,但是锅炉和燃料还没升级换代。煤燃烧释放的能量并不能满足蒸汽轮机高转速。而在吨位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想要战舰拥有高航速就必须优化舰体设计以及增加军舰的锅炉,而且军舰的锅炉增加后航速并不是指数型的增加。以一战早期英国的无畏舰和超无畏舰为例,其安装的锅炉都在18座左右,但是战列巡洋舰的锅炉却高达35座左右。
所以为了给这些比战列舰多出一倍的锅炉腾位置就必须削减其他方面的属性。而大型战舰总共考虑的也就是机动、防御、火力着三大属性,为了增强机动属性就必须削弱防御和火力的相关属性。所以在防护上战列巡洋舰就肯定比战列舰脆,但也仅仅是比战列舰脆而已,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在日德兰海战中和二战围剿俾斯麦时英国战巡现中让人大跌眼镜,在有限的战例中却非常多损失不得不令人怀疑战巡的可靠性,当然它也不是没有正面的例子。但对于一个反面例子要超过十个正面例子,更何况战巡的正反例子是对半开。日本的金刚级战巡就是典型的正面案例,虽然后期日本叫它做高速战列舰,但其203的主装甲暴露了其战巡的本质
其实在战列巡洋舰出来之前,德国就已经先于英国研发出了更为新锐的,满载排水量高达1.3万吨、装备2座双联210口径、航速高达23.5节的装甲巡洋舰。而英国在装甲巡洋舰方面是落后于德国,所以为应对这些德国装甲巡洋舰,英国启动了“超级巡洋舰”的设计方案,成果就是后面的战巡,为了压倒性的对抗德国的装甲巡洋舰,首批战巡其设计吨位标准排水量已经达1.6万吨,航速更是飚到25节。而这就是战巡设计的原始初衷,日德兰海战前,英国的战巡就和德国装甲巡洋舰爆发对抗,这就是福兰克海战,战斗中战巡压倒性的暴打装甲巡洋舰。德国一战时期的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满载排水量为1.3万吨,舰首舰尾各一座双联210主炮,主装甲最厚已经有150毫米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战巡对付对方的巡洋舰不是千吨级,而是万吨级的,至于有人认为战巡一开始就是作为主力舰去玩对线炮击,这种个人认为只不过是后来战巡进一步强化后的带来的附加能力,但设计初衷本来就不准备和战列舰玩线性对轰,只是针对巡洋舰的。再次强调,德国的装甲巡洋舰当时的吨位已经超过万吨了,不是四五千吨的巡洋舰。英国“超级巡洋舰”,世界首批战巡——英国的无敌级战巡,主装甲最厚和德国一样是上6英寸装甲,只不过英国的6英寸是152毫米,在防御和德国装甲巡洋舰一样的情况下,最大航速比德国的快2节,主炮也换为8门305口径舰炮,所以在对付德国装甲巡洋舰时才会表现出压倒性优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德电锅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德电锅炉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