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武安蒸汽锅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武安蒸汽锅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北宋名臣吴居厚?
吴居厚,字敦老,又名居实,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变法时,尽力推行王安石新法,核准闲田荒地,以均给枚山的徭役耕种,取得成效,升大理寺丞。
法律达人:元丰二年,他出任河北常平仓提举之时,以新法为典范,增订《损役法》五十一条,为神宗所赏识,赐给银绯,晋任京东路转运判官。
理财专家:朝廷大兴盐铁贸易时,吴居厚发挥其善于理财的特长,精心筹划,竭尽心力,征得赋银数百万。鼓励莱芜、利国二地官员自铸大钱,每年可获得10万缗(一缗为一千文钱)收入。神宗对其进行褒奖,升为天章阁待制。
人无完人,一代名臣吴居厚也不例外。新法执行时,他管辖莱芜、利国两监,他以“铁从官兴煸,所获可数倍”为由,建议朝廷将莱芜、利国二监收归官营,恢复“官榷铁,造器用以鬻民”之制,不料引起矿冶户与矿冶工的愤慨,致使“巨盗”王冲因民难以忍受,聚众数千,准备乘其行至徐州地时,将其劫持投入冶炉,吴居厚闻听后,半路逃走。由于出现矿冶工准备***的后果,吴居厚于元丰八年被罢。
他推行的官营政策损害了矿冶工的利益,但却为朝廷收利息钱数百万。虽说不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观念,但我们评价古人不能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评定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利弊,应当把他放在当时那个社会大环境中来考虑,来思量。
有时候,我们不应对古人那么“苛刻”,毕竟有些问题始终是个难题,即使是当代都无法彻底解决,我们又何必要求古人做到完美呢?只能说无限靠近,最大可能的满足罢了!
吴居厚是北宋搜刮民脂民膏、为国敛财的第一能手。史书评价他,办事周全严谨,善于奉承上级,虽然没有大的恶行,但“唯一时聚敛,推为称首”,“吴居厚奉行新法,剥下媚上”。
吴居厚(1039-1114),字敦老,又名居实。北宋临川钟陵(今属江西进贤县)人,与王安石同乡。仁宗嘉祐八年(1063)中进士,官至尚书右丞。
吴居厚属于北宋新党,但新党也不是铁板一块,也分成几个不同时期的几个小集团。吴居厚超强的敛财能力,在新党得势的几个不同时期都被重视。
一,王安石自然是北宋新党的创始人,他在宋神宗的熙宁年间主政开始变法,可称为“熙宁派”。熙宁三年(1070),吴居厚为武安(今湖南长沙)节度推官,大力推行王安石新法,开垦荒地,平均徭役耕种,被王安石欣赏,升官为大理寺丞。
二,吕惠卿原是王安石的副手,但后来与王安石发生矛盾。吕惠卿的变法与王安石有所不同,主要在宋神宗的元丰年间,称为“元丰派”。 元丰二年(1079),吴居厚出任河北常平仓提举,根据吕惠卿新法增订《损役法》五十一条,得到宋神宗赏识,晋升京东路转运判官,不久升副使(相当于主管财政税务民政的副***)。吕惠卿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大兴盐铁榷的国家垄断经营。吴居厚通过垄断经营,在京东路搜刮数百万贯,他治下的莱芜、利国二监利用铁矿自铸大铁钱,每年铸10万贯,押解到使用铁钱的陕西前线。神宗龙颜大悦,称吴居厚为理财大臣第一人。元丰四年(1081),吴居厚任都转运使,大力起用善于搜刮的底层干部,根本不管家族出身,引起了很多人的羡慕妒忌恨。吴居厚以盐榷钱买卖丝绸,获得大利,支援河东前线(今山西)。每年铸造的大铁钱增长一倍到二十万贯,资助陕西军队。吴居厚对马政还特别热心,大量招募牧民、农民养保马(承包养军马)。
宋神宗元丰年间五路讨伐西夏失败,陕西残破,入不敷出。当时范纯粹担任陕西转运判官。宋神宗把吴居厚搜刮来的三百万贯钱送给范纯粹支出,范纯粹大怒,拒不接受这些民脂民膏。
吴居厚的铁榷,残酷剥削矿冶工,引发矿工的强烈愤怒。当时有一个大盗王冲,因此煽动矿工,聚集了几千人,准备在吴居厚到达徐州时,活捉了他,把吴居厚这个吴扒皮投到炼铁炉炼炼,看看他到底是黑心烂肠子,还是铁石心肠。吴居厚听到风声,连忙从小路逃走了。
北宋时期,文官辈出,像王安石,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人,人们对他们的事迹大多有所了解,而像今天要说的吴居厚,在现在就是个默默无闻的人。但其在北宋时也算得上是杰出的政治家。
吴居厚,抚州临川人,他有个出名的老乡,就是王安石,作为王安石的老乡,他自然是王安石变法的支持者,为武安节度推官时,尽力推行王安石新法,核准闲田荒地,以均给枚山的徭役耕种。他最高时做到了尚书右丞。
吴居厚一生最突出的点就是他的政绩,他政绩是非常不错的,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政绩。元丰二年(1079),出任河北常平仓提举。以新法为典范,增订《损役法》五十一条;他任东京路转运使时,朝廷大兴盐铁贸易。吴居厚发挥其善于理财的特长,精心筹划,竭尽心力,征得赋银数百万。鼓励莱芜、利国二地官员自铸大钱,每年可获得10万缗(一缗为一千文钱)收入;任京都转运使期间,以盐铁赋税之利购置绢品,资助河东换马牧养;拨出大铁钱20万缗,支援陕西边关军饷;召募牧民养牧马匹,进而安置游民散夫;掌管东南六路漕运时,他疏浚运河,以利漕运和灌溉农田。
从他的政绩中,我们可以看出吴居厚在财政方面有着不一般的贡献,可谓是理财能臣,通过很多途径扩充了北宋财政收入来源。在做官方面,吴居厚可以说是尽心尽职,每当一地的官员,总是尽力做好,连宋神宗都赞扬他能干。
为什么说白起才是古代歼灭战的天花板?
毛泽东***曾评价白起说:“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历史上,武安君白起指挥了大小70多场战役,从没有败绩,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长胜将军,因此被人称为“战神”;但由于杀伐太重,因此也被人称为“人屠”。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白起指挥的4次大型歼灭战。
一、伊阙之战。前294年~前293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天堑,阻击秦军东进。白起受命率军攻打韩、魏联军。他***取“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术,率秦军主力深入到韩、魏联军后方,首先击破韩魏联军后方部队,然后将韩、魏联军主力包围于伊阙,最终消灭韩魏联军24万人,扫平了秦军东进之路。
二、鄢郢之战。前279年~前278年,白起率军讨伐楚国。白起***用“长驱直入、自断后援”的掏心战术,攻克了楚国别都鄢城,随后又攻占了楚国都城郢,先后消灭楚军35人,楚国被迫迁都,国力受到极大削弱。秦国以郢为南郡,封白起为武安君。
三、华阳之战。前275年~前273年,赵、魏国联军进攻韩国的华阳,韩国向秦国求救,秦国派白起等率军救援韩国。白起***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以平均每天百里的行军速度长途奔袭,突然出现在华阳的战场上,消灭魏军主力13万人,并将赵军俘虏2万人沉入黄河,秦国占领魏、赵两国大片领土。
四、长平之战。前262年~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为争夺上党郡,爆发长平之战。白起***用“佯败诱敌,断赵粮道、分割包围”的战术,迫使赵军突围,射杀了主帅赵括,并将被迫投降的赵军40万人阬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歼灭战先例。
据***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各诸侯国共战死200多万人,而白起就占据了二分之一。
综合上述,白起是名副其实的古代史歼灭战的“天花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武安蒸汽锅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武安蒸汽锅炉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