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德电锅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德电锅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晋城一小学突然放***,校方解释为学校的锅炉送暖时间还不能确定,你怎么看?
今年,根据环保要求,晋城市所有学校的锅炉都要进行拆除,先是锯断管道,后来又下了烟筒。要取暖怎么办,集中供暖或者煤改电、煤改气,如果这个学校比较偏远,如果接入供暖公司的暖气,线路长费用高,当然用时也长,再加上供暖公司死要钱,就算修到你家门口了,也得先给钱在说;煤改气要看附近有没有天然气的接口,如果没用就不行,远处接过来和集中供暖差不多;最后一个煤改电就比较简单了,不管是空调还是其它用电设备接入很简单,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设备费用,二是变压器容量,还有就是电费,用电取暖电费跑得飞快。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没在在最开始就做好规划,现在供暖不知道什么能来很正常,最后吐槽一句,学校是非营利机构,为什么取暖费和电费比居民贵。
德国航母参与过哪些战争?
谢谢邀请:克里提问者你好,看提示你还是一个军事领域创作者,你不会也不可能不知道德国航母前后概况的,至于你出于什么原因提出这样的问题,也只有你自己清楚,这有点浪费大家的时间精力吧。
齐柏林伯爵号是一艘德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建造的***,也是历史上德国唯一下水过的一艘***,排水量约33.000吨。1936年12月28日在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厂开始建造。1938年12 月8日下水,正式命名为:“格拉夫·齐柏林”号***。
齐柏林伯爵号是德国海军在二战时充满野心的“Z***”之一部分,根据当时德国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的规划,除了代号“A航舰”(Flugzeugträger A)的齐柏林伯爵号外,原本它还有一艘姊妹舰“B航舰”(Flugzeugträger B,德国海军在新舰实际下水之前并不会正式赋予舰名,而是以代号称呼之),后者在建造中途停工报废,从未实际下水也未能获得命名。
由于德国首次设计***缺乏经验,该级航母最初的设计参考当时的英国***海军的航母设计风格,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因此“格拉夫·齐柏林”号设计更注重武器和装甲防护,装甲厚达到60毫米;岛式上层建筑最厚到150毫米。为对付可能接近的敌舰,“齐柏林”号安 装8座双联150毫米主炮,可以看出德国设计还考虑到单艇的作战可能。防空武器:6座双联105毫米防空炮,11座双联37毫米防空炮,28门20毫米机关炮,可以看出火力之强大。航速也非常快,主要考虑用以躲避空袭,12台锅炉共输出200,000匹马力,航速34节。载机方面***用空军改装 后的陆上飞机,其中包括ME-109T型战斗机12架、JU87C俯冲轰炸机30架合计42架。
但可惜的是,当时德国没有专属的海上飞行大队,再加上大权在握的德国空军与海军之间的权力斗争,整个航舰建造***进行的并不顺利。齐柏林伯爵号在1938年12月8日下水,主持下水典礼的并非雷德尔,而是空军元帅赫曼·戈林(Hermann Göring),***本人也参与了这场下水典礼。但是在下水时,该舰当时只完工了约85%的进度,既不能实际以全速(33.8节)在海上航行,也无法筹载原本规划的42架舰载机群。
齐柏林伯爵号下水后原本还需要再一年的时间才能完工,也需要时间进行相关的海上测试与人员训练,但是当时德国缺乏足够的原料与人力导致进度一延再延。1940年6月时齐柏林伯爵号被拖至格但斯克湾(当时称为“但泽湾”)的格丁尼亚港,伪装成木材储存船候鸟号(Zugvogel),直到1942年时才接获命令,返回基尔港接受续建工程。
德国航母没有曾经过任何一场战争的。纳粹德国于1936年12月开始建造齐柏林号航母,1938年12下水,满载排水量33000吨,航速33节。后来因为一方面有些技术没有攻克,一方面和苏联开战,第三方面当时的德国领导人戈林是空军司令反对建造航母,壮大不属于自己的海军,更由于潜艇的狼群战术在北大西洋取得战果,把水面舰艇的经费投入到潜艇上来和随着盟军反攻节节胜利,军费捉襟见肘。
1945年随着德国的战败,***命令将齐柏林号航母沉入海底。1946年苏联红军占领柏林后将其打捞上来,拖回苏联港口,在拖拽过程中沉没在波罗的海由重新打捞上来。经过研究后扯毁。所以齐柏林号航母未经什么战争,由于二战不但毁了德国航母梦,更毁了苏联的航母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德电锅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德电锅炉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