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蒸汽锅炉战列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蒸汽锅炉战列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战中的战列舰到底有多大?
在大炮巨舰时代,战列舰是海战中当之无愧的霸主,同巡洋舰和驱逐舰相比,战列舰的吨位更大,攻防能力更加全面,战斗力远胜于普通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作战能力的提升,战列舰在海战中的优势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不过二战时期的大部分国家都没有意识到战列舰已经落伍的现实,即使是航母发展速度较快的日本和美国,也没有放弃建造战列舰的***。
二战时期是战列舰发展最为成熟的一个阶段,二战时期的战列舰,无论是吨位还是攻防能力,都已经达到了战列舰的巅峰状态。二战时期著名的战列舰非常多,例如德国的俾斯麦级战列舰,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等等。俾斯麦级战列舰是德国在二战爆发后服役的一艘5万吨级别的战列舰,俾斯麦级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达到了41700吨,满载排水量超过了5万吨,是德国海军历史上下水的最大的一艘军舰。
俾斯麦战列舰的装甲重量达到了17400多吨,主炮装备8门381毫米克虏伯大炮,能够发射800千克重的穿甲弹或高爆炸弹,主炮的射程达到了36000米,是当时欧洲地区战斗力最强的战列舰之一。然而俾斯麦战舰并没有在二战中大放异彩,在俾斯麦战列舰的首次大西洋航行中,英国出动了近半数的战舰围剿俾斯麦战列舰,最终将俾斯麦战列舰击沉在大西洋上。
相比于德国建造的俾斯麦号战列舰,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的吨位更大,攻防能力更强,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存在过的最大的战列舰。大和级战列舰的吨位超过72000吨,防护装甲的吨位超过2万吨,主要舰载武器是9门460毫米口径的大炮。大和级战列舰***建造四艘,实际共下水了两艘,其中大和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大和号战列舰,该舰在1945年的“天1号作战”中被美军击沉。
大和级战列舰的二号舰是武藏号战列舰,武藏号战列舰在1944年年10月的莱特湾海战中沉没。随着大和号战列舰和武藏号战列舰的沉没,大炮巨舰时代也宣告终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开始组建以航母为中心的现代化海军,战列舰因为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求,最终被世界各国海军所淘汰。
怎么说呢?
这么形容吧,一艘排水量在四万吨左右的战列舰,在二战时期都很普通。
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是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长263米,宽40米,排水量7.3万吨,甚至超过了当时的俄罗斯航母。
不过,他的储油量倒是不如美国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只能携带六千多吨。而且他的速度也不是很快,航速仅有27节。
而且,别看他是二战时期的战列舰,现在的普通军舰依旧不能和它相比,因为当时舰上不仅有大口径的火炮,还有厚重的装甲。因此一般的现代军舰依旧不能抗衡,除非是那种携带了大威力***的军舰!
战列舰是一种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凭借威力巨大的舰炮、坚固厚重的钢甲和强劲的动力,具有强大攻击力和防护力。战列舰曾经是人类创造出的最庞大、最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在航母还没有成为海战主宰的时候,战列舰才是海战中的王者,被人们称作“海上堡垒”。我们就介绍下日本大和级和美国衣阿华级两款二战最著名的战列舰。
- 大和号战列舰是人类历史上吨位最大的战列舰。
- 吨位和动力:舰长263米,舰宽38.9米,标准排水量65,000吨,满载排水量72,808吨,动力系统***用4台蒸汽轮机12座锅炉,总功率15.3万马力,航速27节。
- 攻击:搭载9门460毫米口径主炮,12门155毫米副炮,24门127毫米舰炮,156门25毫米舰炮,4挺13.2毫米机枪,另外还有7架水上机。
- 防护:全舰覆盖大量装甲,舰身的重要部位都能经受460毫米大炮的轰击,是整个战列舰史上装甲最厚重的一型。
大和号的沉没宣告了日本海军的覆灭,也宣告了大舰巨炮时代的终结。
-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吨位最大的战列舰。
- 吨位和动力:舰长270.4米,舰宽32.92米,标准排水量44560吨,满载排水量55710吨,动力系统***用4台蒸汽轮机8座锅炉,总功率21.2万马力,航速33节。是历史上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战列舰。
- 攻击:搭载9门406毫米口径主炮,20门127毫米副炮,60门40毫米舰炮,60门20毫米舰炮,另外还有3架“翠鸟”水上飞机。
- 防护:全舰覆盖大量装甲,司令塔正面能经受住445毫米主炮攻击,装甲足以承受1吨半重穿甲炮弹的轰击。(二战时期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依阿华号战列舰1945年在东京湾见证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战列舰有多大?我们直接拉尺子来对比嘛。
比如二战美国最大的战列舰,也是最后退出现役的战列舰“衣阿华级”,这个是相当有名的战列舰了吧。
衣阿华的标准排水量 44500吨,满载排水量 55710吨,堪称一个巨无霸,光装甲就有 18466吨。
它的具体尺寸是:全长 270.4米,最大宽度 33米,最大吃水深 11米。
日本当年的大和号也是个二战之最,它的长度为263米,舰宽38.9米,吃水10.86米,标准排水量6.4万吨,满载7.2万吨。
今天的军舰除了航母外跟这都比不了,甚至有些航母还没大和排水量大呢,比如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标排4.6万吨,满排6.75万吨,吨位比衣阿华大点,比大和可就小多了。
不过库兹涅佐夫毕竟是航母,船体较大,长305米,宽72米,比大和和衣阿华俩战列舰还是宽多了。
21世纪美国的两栖登陆舰“黄蜂级”,也才253.2米的长度,32米的宽度,标准排水量4.05万吨,满载排水量约4.1万吨,比衣阿华是比不上的。
长期为人津津乐道的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长度为250.5米,宽36米,吃水10.7米,标准排水量4.17万吨,满载排水量5.04万吨,这也够上一个巨无霸了。
冷战时苏联建造的核动力巡洋舰“彼得大帝号”,也才全长252米,宽28.5米,吃水9.1米,排水量19000吨,满载排水量24300吨,比衣阿华小了一圈,这是今天最大的战舰了。
我来给你一个形象的解释吧!最近看过哥斯拉2吗?对里面的大胖子哥斯拉是不是有映像,觉得是不是很大呢?108米的高度,6万吨!看着比绝大多数楼都大吧!庞然大物!那么,二战战列舰,我们讲比较强大的那几条,比如大和级,俾斯麦级,衣阿华级,这几个的话!嗯,他的长度大于两条哥斯拉加在一起,260米以上吧!重量的话,大和比哥斯拉重了1万多吨,俾斯麦和衣阿华和哥斯拉差不多重量!所以,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一个有两条哥斯拉加在一起那么高的怪物站在城市里的感觉!反正,很大很大!
高速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有什么区别?
19世纪80年代,一些海军军工技术有了重大的进展,譬如更强劲的动力系统、坚硬的装甲板还有高射速的火炮等。原本用于海上护卫和巡逻的巡洋舰逐渐也可以参与主力舰队之间的火炮对抗,颇有向战列舰靠拢的趋势。作为海军老大哥的英国海军在这一时期有相当多的装甲巡洋舰,并且不仅航速比较快,火炮的威力也逐渐在强化,防护更完善。
时间来到20世纪。一战前到一战,这一时期已经有了战巡,其突出的特征是:一,火力水平同正规主力舰,也就是战列舰几乎一致。二,其动力要比战列舰更优良,不过受制于当时有限的技术水平,航速优势并不是非常明显。三,动力强劲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牺牲了部分装甲厚度。后来一系列的海军规制条约则将战列舰的极限航速卡在23节上下。此时的战巡的航速一般都在29节及以上,普通的巡洋舰的航速大抵也是30节至34节,此时为了能与依靠航速避开战列舰的巡洋舰对抗而占有相当大优势,战巡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战巡的火炮够强,足以参加正规战舰之间的对抗,但是由于其皮薄脆弱,并不会占多少便宜。就拿“胡德”号来说,虽然不排除“俾斯麦”号的攻击有运气成分在里面,但是“胡德”号的的确确是装甲薄弱而致使“俾斯麦”号的炮弹落入高炮***库而引发了连锁反应。
战巡这一在战场上生存力贫弱的问题最终被高速战列舰的出现而最终被解决。实际上,无论是高速战列舰还是战巡,其目的都是希望将主力舰的重火力、高防护同巡洋舰的机动性结合在一起。原先受制于技术,高防护与快速度“不可得兼”,发展出了战巡这条线路。而随着技术的逐步进步,追求高航速所需的动力装置同厚重完善的装甲保护可以兼容到一起了。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衣阿华”级,舰体主要装甲区厚度312毫米,还带有19°倾角;但同时,她的最高航速31节。
高速战列舰克服了战巡防护不足的弊病,成为二战前后一段时间的主流设计,尽管此时战列舰的地位已经被航母所撼动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蒸汽锅炉战列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蒸汽锅炉战列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