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蒸汽锅炉喷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蒸汽锅炉喷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热蒸发加湿器原理?
热蒸发型加湿器也叫电加热式加湿器。其工作原理是将水在加热体中加热到100度,产生蒸气,用电机将蒸气送出。所以电加热式加湿器是技术最简单的加湿方式,缺点是能耗较大,不能干烧,安全系数较低、加热器上容易结垢。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电热式加湿器是根据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电能转换成热能的原理,电加热管浸没在水中,电热管产生热量,从而使水沸腾变成水蒸汽。
接通蒸汽源、饱和蒸汽在喷管外套中作横向运动,环向流入弯管,进入蒸发室,由于蒸发室断面突然增大,使蒸汽减速,加之惯性作用及折流板的阻挡,蒸汽中所含的凝结水被分离出来,经蒸发室底部冷凝水口排出;
国产矢量喷口已经列装到歼10上,是不是能快速列装至歼15以提高其航母起飞能力?
谢谢邀请。
航母是一座浮动的机场,不同的是该机场无论怎么设计都更改不了其小型性质,但要承担连续不断发射战机升空,比起普通的按部就班机场所需承担的任务还要沉重。
所以滑跃的传统发射机制已经不合时宜,重点在电磁弹射。
至于矢量加强版,我想不需要,改动一处和改动N批,哪个比较合适,当然是更改固定弹射方式比较实际。
再说了,战机的任何一点改动都会造成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应,甚至可能形成换代。
现代舰载战斗机,除了蒸汽弹射、电磁弹射以外,就剩下滑跃起飞这一种技术了。而且滑跃起飞的话,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确实有助于在中载和重载的情况下,提升离舰效率。只不过对于中国现在来说,歼-15的量产***已经出现停滞,未来很有可能是进行歼-15弹射型的生产准备,因此把现有的矢量推力发动机安装到歼-15上,并不划算,也没有什么必要性。
同时,双发都使用矢量推力发动机,是一个跟单发完全不同的推动概念。因为双发的协调性,需要比单发要求更高,同时单发相对来说对飞控改进要求难度最小,而双发会对飞控系统的负荷力提出极高考验。就目前歼-15的航电系统展现出来的水平来看,其中处于歼11的二代水平,也就是略胜于原版,但就是现役装备的歼-16还差很远。
因此,从实际使用和经济性考虑,歼-15改推力矢量发动机并不现实。同时还有一点,现役的歼-15舰载机使用的发动机都是AL-31FN2专用舰载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是针对高盐高湿高温条件下专门强化过的型号。目前我们还么有能够同等替换的型号,也就是一直寄希望的“海太行”版本可能要到歼-15弹射型的时候才会出现。既然到时候有了弹射器,就未必需要推力矢量技术。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推力矢量技术本身也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究竟是不是能够通过超机动换来战场优势仍是个未知数,所以根本没必要费心思给歼-15去换推力矢量发动机。毕竟你看F-35A,没有推力矢量发动机,仍然可以玩超机动。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一些简单的认识和想法,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
谢邀。现在歼10B还只是以技术验证机的样式装上矢量发动机进行试验,并没有进行列装。也就是说,歼10B矢量动力型还没有发展成熟,更多的只是技术验证,要装到歼15上还需要较长时间。首先,歼15现在配的还是俄制AL-31F发动机,不可能去配国产矢量喷管,除非歼15换装太行发动机。但是换发不是换两台国产发动机装上就完了,还要进行一系列匹配试飞。
其次,矢量推力虽然能够减少起降距离,但是燃油消耗比较大,而且矢量喷管变向时还会造成一些推力损失,这对于舰载机来说是要仔细权衡的事情。
总的来说,歼15换装矢量推力发动机并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目前增加歼15的推力更重要。
歼10B进行矢量推力发动机的试验,说明我国已经攻克了相关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这是最大的意义。接下来,国产矢量推力发动机会不断进行技术完善,真正达到成熟可靠之后才会大批量应用。(S)
问题不准确,现在歼十B并没有列装矢量发动机,只是验证机!一般验证机的实验时间是3-5年,长的达10年以上!只要能验证成功,掌握了矢量技术,就可以在很多飞机上使用了,包括歼十五歼二十!
珠海航展,一架歼10B亮相,飞出“眼镜蛇机动”轨迹,表明它已配置了矢量发动机,正处于验证阶段。
矢量发动机是一种喷口可以向不同方向偏转以产生不同方向的推力、获得附加的控制力矩,实现飞机的姿态变化控制的发动机。其突出特点是控制力矩与发动机紧密相关,而不受飞机本身姿态的影响。
歼10B是单发动机战机,用一台矢量发动机容易操控。所谓“验证”,是指装配一台矢量发动机后,需要捡验飞机实现不规则机动的能力、飞机材料及结构强度系数变化等,通过飞行实践不断修订,最后达到设计定性的要求。
若使用双矢量发动机操控,对飞机的材料和机构强度、飞控力矩变化会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先进行单发验证,成熟后再推广到双发。
歼15是双发战机,配置矢量发动机条件现在还不具备。
从单发→双发过度,还需要些时间。
有消息报道,中国已经为双发歼20战机量身打造出了矢量发动机。何时配置?请军迷们耐心等待。
沃尔沃空调管上的卡箍干什么的?
汽车接管子的卡子叫卡箍。沃尔沃空调管上的卡箍作用用来固定管状物水管气管等。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
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1680年,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设想了喷气式汽车的方案,利用喷管喷射蒸汽来推动汽车,但未能制成实物。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但是这种车的时速仅4公里,而且每15分钟就要停车向锅炉加煤,非常麻烦。后来车在一次行进中撞到砖墙上,碰得支离破碎。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Karl Benz,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1883年10月,他创立了本茨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机厂,1885年,他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辆本茨专利机动车,该车为三轮汽车,***用一台二冲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机。
喷气发动机是中国人发明的吗?
不是。1928年英国克伦威尔***空军学院的弗兰克·惠特尔提出了新的喷气式发动机设计,他在1930年提交了喷气式发动机的设计专利,并在1932年获得批准。惠特尔设计的喷气式发动机是将两级轴流式压气机装在一个大型离心式压气机前,并由涡轮驱动。此后惠特尔去掉了轴流压气机并更换为一个更大的离心压气机。1937年惠特尔使用这种发动机进行试车,但因故障原因而失败,再加上没有得到英国官方的认可,惠特尔的前瞻性设计被束之高阁。
喷气式发动机虽然在英国率先开花,但最先在德国结果。
而此时,汉斯·冯·奥安在德国进行着类似的工作。最初奥安使用[_a***_]驱动发动机,后来他加入了亨克尔公司,后者正在试图研发喷气式发动机。他们最初使用氢作为燃料,后来更换为航空燃油,最初的样机可以提供5kN推力。首款实用性喷气式发动机搭载在He-178型飞机上。1939年8月27日,飞行员埃里克·沃西茨驾驶着He-178从罗斯托克马丽娜机场起飞,这也标志着飞机正式进入喷气时代。
图、人类首架喷气式飞机He-178
其实最早在公元前400年,毕达哥拉斯的信徒阿尔希塔斯就设计了一个喷气式装置,他使用木鸟沿线飞行,但因推力不足而失败。13世纪时,中国也是用黑火药作为火箭的推进剂。17世纪后,也有人使用蒸汽动力或内燃机作为航空器上的喷气式发动机,但也因种种原因而失败。
在二战晚期的战场上,搭载离心式喷气发动机的英国喷火式战斗机和使用火箭式和轴流式喷气发动机的德国战斗机都有参与。性能较为突出的德国喷气式战斗机还取得比较优秀的成绩,只是德国大势已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蒸汽锅炉喷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蒸汽锅炉喷管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